【学术报道】生物活性β-TCP系统重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: 从设计到应用”
《Bioactive Materials》发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李靖教授团队“生物活性β-TCP系统重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:从设计到应用”文章。研究表明贝奥路陶瓷棒技术是一种生物适配性材料,有效促进血管化和骨再生,达到坏死区血供重建的目标。材料植入后被新骨爬行替代,同时股骨头的生物力学也逐步改善,直到恢复正常。临床试验显示陶瓷棒技术有一定的治疗价值,尤其针对早期的年轻患者。
《Bioactive Materials》是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和Elsevier的合资公司科爱出版社创办的高质量国际期刊,致力于发表高水平的、原创性的关于生物活性材料相关的研究成果,2022-2023影响因子18.9。
摘 要
虽然缺血性股骨头坏死(ANFH)的治疗方法很多,但疗效不尽如人意。本研究采用一种促进血管化和骨再生的β-TCP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ANFH。通过模拟ANFH缺血环境的动物模型,揭示并量化了高互通性多孔β-TCP支架的血管传导和成骨作用。力学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表明,陶瓷棒系统植入后立即部分恢复了坏死和手术造成的力学损耗。术后股骨头的力学强度得到了适应性提升,材料逐步降解被新骨爬行替代,最终骨质恢复正常。
为评估β-TCP生物陶瓷系统治疗ANFH的临床效果,研究组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临床试验。共收治患者214例(246髋),中位随访时间42.79个月,髋关节生存率为82.1%。与术前检查结果相比,影像学评估、髋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ARCOII期患者疗效优于III期患者。因此,陶瓷棒系统生物适配性重建股骨头血供是一种很有前途保髋治疗ANFH的方法。
重 点
•陶瓷棒多孔结构潜行引导血管再生,恢复坏死区的血供。前4周为血管生长期(数量增加),4-12周为血管成熟期(直径增加)。
•致密和多孔β-TCP颗粒混合打压是推荐植入方法,既部分恢复头部力学性能,又保留多孔陶瓷的血管化作用。
•髋关节生存率达到82.1%,ARCOII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III期患者(对数秩检验,p<0.001)。
•影像学评估(稳定/改善75.2%)和髋关节功能(57.95→80.26) 明显提升,疼痛得到缓解(VAS 4.57→1.35)。
•影响陶瓷棒系统的疗效因素主要为高龄,病期和术前的关节功能(p<0.01)。
陶瓷棒系统治疗ANFH手术示意图
A.β-TCP多孔陶瓷棒引导股骨近端的血管长入股骨头,促进血管化、骨再生和力学性能的恢复;B.使用的β-TCP生物陶瓷系统包含致密颗粒、多孔颗粒和多孔陶瓷棒;C.手术步骤主要包括定位、建立隧道、清除坏死,重建缺损和植入陶瓷棒。
体内血管化实验
A.动物实验的流程图;B.血管的Micro-CT扫描及3D重建;C.血管在包裹区的生长深度;D.包裹区内新生血管的体积比例;E.血管化定量分析的区域划分。I:包裹的圆柱,II:未包裹的圆柱,III:包裹区外周,IV:未包裹区外周;V:正常松质骨;F.血管数量:4和8周时,包裹区的血管数量明显低于非包裹区;G.血管造影:白三角形表示钛膜;H.包裹区的血管数量;I.包裹区的血管直径;J.包裹区的血管面积比例;K.荧光背景下的血管造影显示,4周时未包裹区血管化明显;L.电子显微镜显示,新生血管穿过相互连接的孔;M.包裹和未包裹区的血管化过程。*P<0.05, **P<0.01, ***P<0.001.
体内骨再生与血管化
A.X射线透射观察多孔β-TCP支架的降解情况;B.包裹或未包裹区的降解率。C.四环素/钙素标记用于骨再生在包裹和未包裹区域的分析;D.新骨在包裹区的生长深度;E.包裹区和未包裹区的新骨面积比例;F.孔中的成骨模式(VG染色):白箭头为周围孔延伸的成骨,黄箭头为原位成骨,红箭头为血管;G.四环素/钙素标记显示,包裹区外的宿主骨穿过钛膜延伸到包裹区。白三角形为钛膜,黄虚线圈为孔;H.新骨的重塑过程(VG染色):黄箭头为破骨细胞。*P<0.05,**P<0.01,***P<0.001。
临床试验的概况
临床试验结果
A.术后Kaplan-Meier生存曲线;B.ARCOII期及III期的Kaplan-Meier生存曲线;C.ARCOII期及III期的术前后HHS;D.ARCOIII期ANFH患者:X光片显示β-TCP支架在降解并被新骨爬行替代。术后4年,坏死的股骨头已完全恢复。白箭头为坏死区。黄箭头显示植入的陶瓷棒与骨之间的缝隙逐渐愈合;E.DCE-MRI检查比较坏死和正常的股骨头:左边是兴趣区域(ROI)的划定和Ktrans值的云图,其中绿圈为ARCOII期的股骨头坏死,黄圈为正常股骨头。右边是ROI的SI-时间曲线。AIF为动脉输入功能;F.正常、ARCOII和III期股骨头的Ktrans值;G.正常、ARCOII和III期股骨头的iAUC值;H.不同区域的血液灌注情况:I.完全坏死,无血液灌注;II.修复区,高灌注;III.补偿区,相对高灌注;IV.正常骨;I.不同区域的Ktrans和iAUC;J.术后DCE-MRI检查:左侧和右侧股骨头分别为术后9个月和3个月;K.术后Ktrans值的变化;L.术后iAUC值的变化。*P<0.05, **P<0.01, ***P<0.001.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